邱崇

发布时间:2019-02-27来源:立博 浏览次数:

邱崇(1980--),男,河南南阳人,博士,立博官方网站(威海)立博副教授,硕士生导师。主要研究方向:汉语史,文献整理。邮箱:qiuchong@sdu.edu.cn

 

主要学习及工作经历:

1999.9-2002.7南阳师范学院文学院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。

2006.9—2009.6 河南大学文学院汉语言文字学专业硕士研究生。导师:杨永龙。

2009.9—2012.6立博官方网站文学院汉语言文字学专业博士研究生。导师:杨端志。

2012.9---立博官方网站(威海)立博中文系任教。主要从事古代汉语、近代汉语及研究生汉语史的教学工作。

 

发表论文:

1.释“童牛之牿”,周易研究,2011.3。

2.释“良马逐”,殷都学刊,2011.2。

3.《周易古经今注》对《周易》校勘的贡献,乐山师范学院,2011.5。

4.《周易》句读辩正四则,西南交通大学学报(社科版),2012.1。

5.《周易》“井”卦句读辩正,温州大学学报(社科版)2012.4。

6.“V起来”有语篇衔接功能吗?,当代修辞学,2012.5。

7.释“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”,阅江学刊,2012.6。

8.《周易》晋卦“康侯”辩正,汉字文化,2014.2。

9.释“粪土之墙”,西南交通大学学报(社科版),2015.1。

10.从语篇角度分析上古汉语的“初”和“昔”,励耘语言学刊,2015.2。

11.《周易》“明夷”旧注刊误,古籍研究,2015.4。

12. 话语标记“来”的功能及来源,中国言语研究,2016.4。

13.汉语现场展示话语标记“这不”的功能及其来源,中国语文论丛,2017.1。

14.现代汉语话语标记“行了”,中国言语研究,2017.2。

15.从语篇结构分析上古汉语主谓之间“其”的功能,中语中文学,2017.2。

16.汉语话语标记“得”的功能及来源,语言学论丛,2018.1。

17.也谈“卫灵公问陈于孔子”中“陈”的读音”,中国典籍与文化,2019.1。

18.鲍康卒年考证,中国钱币,2021.1。

19.王懿荣篆书为王瓘代笔考论,中国书法,2023.4。

20.一片甲骨惊天下——在《王懿荣书札辑释》中认识甲骨文之父,光明日报,2023.5.20。

21.王懿荣致陈介祺书札考释,中国书法,2024.6。

 

出版著作

《王懿荣书札辑释》(70万字),齐鲁书社,2022年11月出版。

 

主持项目:

《王懿荣书札辑释》,2020年国家古籍整理出版专项经费资助,7万元。

《王懿荣全集》,2020年立博官方网站人文社科研究项目,8万元。

《王懿荣年谱》,2020年国家社科后期资助,25万元。

《王懿荣及亲友书札续考》,2024年高校古委会项目,3万元。

 

科研获奖:

《王懿荣书札辑释》获2022年度全国古籍出版社百佳图书二等奖(此奖为古籍整理行业最高奖项)。

 

教学获奖:

2014-2015年获得优秀本科生导师称号。

2015-2016年获得优秀本科生导师称号。

2017-2018立博官方网站青年教师教学比赛二等奖,立博官方网站第十届“青年教学能手”称号。

 

国外经历:

2021.9.1——2022.8.30 赴韩国国立庆北大学担任visiting professor。

 

【关闭】 【打印】    责任编辑:朱月月         作者:;